2020年6月11日凌晨2时31分24秒,海洋一号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卫星将和当前服役中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
海洋一号D卫星模拟图
卫星成功发射后,将为全球大洋水色水温业务化监测,为我国近海海域与海岛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预警与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服务,并为气象、环境生态、农业、水利、交通等行业应用提供支持。
海洋一号C、D卫星星座模拟图
海洋一号D卫星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四颗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海洋业务卫星,海洋一号D卫星与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组网后,将实现双星上、下午组网观测,每天可获取两幅全球海洋水色、植被指数遥感图和四次海面温度产品,大幅提高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使我国在海洋水色遥感领域跻身国际前列,有力推动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
搭建信息传输通道
本次发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承担研制的数传分系统,在卫星与地面之间搭建了一条信息传输通道,能够将卫星获取全球海洋水色、水温等重要数据传回地面。
据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海洋一号D卫星副总设计师张爱兵介绍:“海洋一号D卫星的数传分系统的全部十几类单机都是选用在轨经过考验的成熟产品,一方面为海洋数据传回地面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海洋一号D卫星数传分系统的研制速度。通过不断探索卫星有效载荷的新模式——固化硬件平台,形成货架式产品,只根据不同卫星的需要,对软件进行适应性改写以满足需要,大大地提高了研制效率。”
科研人员工作现场
海洋一号D星数传分系统为追求更高可靠性采用成熟设计。D星的成功发射,预示着该型数传分系统成熟度进一步提升,为后续海洋监测、测绘等任务需求的长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积极布局航天产业
从“嫦娥奔月”到“太空漫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在航天基地,众多航天军工院所集聚了深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数位两院院士扎根于此。除了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外,航天九院16所、中国兵器北方通用电子集团、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煤航测遥感局等众多科技领域的“国家队”在这里不断刷新科技水平。
除了令人瞩目的“国家队”外,航天基地的商业航天产业也发展迅猛。航天基地以商业卫星测运控、微小卫星和北斗应用为重点,聚集了一大批商业航天创业企业,加快布局形成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
目前,航天基地区内聚集了陕西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磅级航天产业,形成了箭体设计、火箭发射、卫星应用、推进系统、遥感应用、测控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已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重要一极。
商业航天“民间队”产业链布局也已占据重要席位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航天基地的大力扶持。航天基地管委会携手108家商业航天企业及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助力成员单位之间共同发展;此外,率先出台的国内首个商业航天专项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支持商业航天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今年4月揭牌成立的航天基地丝路卫星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发射国内首颗环境监测星“丝路一号”星座首颗星,还将开放约30公斤共享空间,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和个人提供商业化有效载荷搭载服务。
航天基地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科研院所、人才、政策等资源优势,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在航天装备制造、卫星及应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方面积累雄厚的科创力量,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西安力量。
|